四月 2016

[進駐廠商專訪]Winnoz創辦人熊樂昌:創業過程中,過多的計畫沒有意義

創業過程中,過多的計畫沒有意義 – Winnoz創辦人熊樂昌: 「過多的計畫是沒有意義的。」伊勒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Winnoz)創辦人熊樂昌說。旅居創業之國以色列,並受其創新思維的熊樂昌,形容創業就像打仗,有太多的突發狀況,需要即時的反應、立即決策,不是事先就能計畫好的。 熊樂昌在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Tel Aviv University)三年的博士後研究期間,與其同事致力於體外診斷(in vitro diagnostic, IVD)裝置的研發並商品化。成功的技術商品化經驗,使得伊勒伯科技獲得國際資金挹注,並將IVD實際商品化。 2014年夏天熊樂昌返臺後創立「以色列風格」的新創公司-伊勒伯科技 ,其團隊由一群來自不同國家的專家組成。伊勒伯科技於本(4)月更在以色列設立分公司。 提及臺灣與以色列的合作模式,熊樂昌認為可以軟硬體結合。他以自己公司為例,目前臺灣公司發展的重點就在硬體裝置的研發,而以色列部分則是偏向軟體及大數據分析。 體外診斷技術  結合大數據偵測癌症風險 伊勒伯的核心技術在於開發先端體外診斷平台技術,目前該公司專注於癌症風險檢測技術研發。此平台技術包含一物聯網 (internet of things) 感測裝置,及雲端大數據分析。藉由物聯網感測裝置「直接」抽取使用者的血液檢驗,後藉由大數據分析評估使用者的癌症風險。目前伊勒伯專注於肺癌、大腸癌、卵巢癌之風險檢測,並採取B2B模式,將創新技術賣給國際大廠。 另外,他建議比起矽谷的創業生態系統,臺灣更應該向特拉維夫學習,因兩者較為類似:擁有不大的內需市場、出口導向、本土資金規模較小、充足的本土科技人才等。特拉維夫成功的創業生態系統十分適合臺灣。 熊樂昌長期觀察臺、以兩邊的創業氛圍。他說,臺灣年輕人可以向以色列年輕人學習:適當規畫、勇於冒險、充分溝通、學會被否定。 「總是要計畫再計畫,然後盤算到最仔細。」熊樂昌對此並不十分認同。「創業本身就是不斷地變化!你永遠也無法計畫到最完善。」他認為,以色列人在有一個初步想法並適當計畫後,就起身執行,邊做邊調整計畫,而不是一直光「想」不做。 他進一步表示,以色列因為歷史文化背景,光是身為猶太人就是一種「風險」,使得他們與生俱來就具備冒險、承擔風險的精神。「我在特拉維夫做研究的時候,常常必須要躲火箭。」熊樂昌笑著說,在以色列躲防空洞是家常便飯,常常可以聽到火箭「咻咻咻、碰碰碰」的聲音。然而,躲完之後大家卻像沒事一樣繼續工作。 台灣人「聽話」錯了!  創業要勇於冒險 然而,臺灣的教育總是要求學生「聽話、要乖」。長期服從權威的教育文化,導致年輕人不敢冒險、畏懼、害怕受傷。「但是創業本身就是種冒險、承擔風險。」熊樂昌說。 「創業就是一門溝通的藝術,絕對不能蠻幹。」熊樂昌語重心長地說,創業一定要學會溝通。他指出,成功的創業家最大的共通點之一就是溝通,而且越成功的人越知道如何擺低姿態溝通。「最重要的不是你如何會說,而是會聽。」他建議想要創業的年輕人,先學會如何跟家人、同事、投資者、客戶溝通。 「年輕人要學會被否定。」熊樂昌嚴肅地說,因為文化、語言等各種原因,被市場、客戶否定是必經過程。創業初期一定會被說產品很弱、一定會失敗等。只有在被排擠後,自我檢討、改善而後站起,才有成功的可能。 「相較許多國家,臺灣的就業市場不太重視人才。」熊樂昌有感而發。他以他準備回臺尋找工作時的經歷,深深感受臺灣部份企業不只薪水低、不尊重專業人才外,更將人才只當一個「小螺絲」,無法提供發揮長才的舞台。 「我回臺灣後最常被問:有沒有成功的案例?」熊樂昌無奈地說道。他認為,當全球都在追求創新,不斷地問:「What’s new? 什麼是新的?」的時候,卻仍有不少人追求「成功的案例」,只活在過去的成功之中。他進一步引用馬雲的名言:「失敗可以避免,但成功無法複製。」 最後,熊樂昌希望送給所有希望創業的年輕人這句話:「適當計畫,充份溝通,起身實現夢想!」 文章出處:小人物105-04-28雜誌專訪 點我認識本校進駐廠商 | Winnoz 

分享本篇文章

「金融科技創新創業與人才培育計畫」新創團隊招募中,至5/12截止!

1461814562952

「金融科技創新創業與人才培育計畫」新創團隊招募中,至5/12截止! 為加速國內金融科技新創事業發展,並推動金融業運用科技創新服務,以提升金融業效率及競爭力,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金管會)特別規劃指導台灣金融服務業聯合總會(金融總會)設立「金融科技發展基金」,並委託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資策會)執行「金融科技創新創業與人才培育計畫」。 本計畫提供經營輔導、國際鏈結、技術輔導、資金補助,並透過整合金融產業資源網絡,打造垂直領域創新加速器,進行領域專屬的新創事業輔導並銜接以金融科技為主的創新網絡資源。 申請資格 1. 規劃於國內成立或成立未滿三年之本國公司。(須於簽約後三個月內完成公司設立) 2. 營運項目為「金融科技」相關之產品或服務。 報名方式 即日起至5月12日止採電子郵件報名。 聯絡窗口 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數據科技與應用研究所創新育成組林宜萱小姐 電話:02-66072759 Email:fintechbase@iii.org.tw 詳情請參閱官網:http://fintechbase.com.tw/ 附件下載:金融科技創新基地新創輔導一般型培育團隊申請須知/金融科技創新基地新創輔導補助型培育團隊申請須知

分享本篇文章

【第15屆新創事業獎】說明會熱烈報名中!總獎金240萬元等您來挑戰!

新創事業獎-dm

【第15屆新創事業獎】說明會熱烈報名中!總獎金240萬元等您來挑戰! 只要是公司成立在5年之內(100年7月1日(含)之後成立)的中小企業皆可參賽,線上報名自5月1日起至7月1日止(7月2日零時系統自動關閉),歡迎符合資格之中小企業踴躍參加! 新創事業獎為企業發展上「最佳新人獎」,自91年起開辦至今邁入第15屆,獲獎企業達196家,根據獎項後續追蹤資料顯示,獲獎企業中已有17家上市、上櫃或公開發行,37家企業獲得國家磐石獎、創新研究獎或小巨人獎的肯定,更有38家企業已獲創投投資或大企業所併購,均展現獲獎企業優質的競爭實力及獲得市場高度肯定。 新創事業獎分區說明會 為了讓更多優秀的新創企業參與獎項選拔,並進一步了解申請相關流程,工作小組將邀請歷屆新創事業獎得主親至北中南東各區舉辦說明會,時間分別中區5/5(四)、北區5/9(一)、南區5/13(五)、東區5/18(三),今年特別於5/9(一)北區為無法到現場的朋友舉辦活動直播,歡迎踴躍報名說明會! 獎項報名時間 105年5月1日至7月1日23:59止(系統於7月2日零時自動關閉) 報名連結startupproject.org.tw (目前尚未開放報名) 參獎條件 民國100年7月1日(含)之後成立,並符合中小企業認定標準之中小企業。 參選標的 須為自行研發之創新性產品、技術、流程或服務 ( 包含技術服務、知識服務、商業服務 ) 等,並已商業化或量產 ( 運用 ) 之企業。 獎勵方式 就科技產業組、傳統產業組、知識服務業組及微型企業組四大類組,每組選出前3名,各頒發奬金、獎座及獎狀各乙只。 一、金質獎:新台幣30萬元整 二、銀質獎:新台幣20萬元整 三、優質獎:新台幣10萬元整 聯絡窗口 獎項申請:(02)2366-0812分機324何小姐/326何先生 輔導申請:(02)2366-0812分機170馬先生 ☞ 新創事業獎活動詳情 ☞文件下載:第15屆新創事業獎申請須知/第14屆新創事業獎得獎專輯

分享本篇文章

恭賀!本校共有2組創業團隊「KitchBot」、「Whospost」晉級105年科技部創新創業激勵計畫評選第一階段!

105 FITI

-105年科技部創新創業激勵計畫- 恭賀!!  創業團隊「KitchBot」、「Whospost」晉級評選第一階段! 編號 團隊名稱 2 群雁生醫 3 aqriX 4 控骨立 5 律祈醫創 13 自在傳奇 16 TAIWAN-ATM 19 懷瑟格智慧檢測 20 TransFlexDisplay 22 生質綠能團隊 23 高雄驅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4 台灣 UP維修魔毯車 25 亦有百夕膜 26 KitchBot 29 PicSee 30 FundRay 33 whospost 36 Ditu 37 Meridian 38 ChaseWind 39 Sky Sentry  

分享本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