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通知】《搞砸無畏-失敗中創造改變的30個處方》- 地點變更

《搞砸無畏-失敗中創造改變的30個處方》 台灣科技大學X Impact Hub Taipei ?日期:2021年5月12日 (三)晚上17:30~20:30 ?地點:臺灣科技大學 國際大樓 IB-302 ?講師: 政大EMBA執行長 黃國峯 ?創業家: Kaik開課快手創辦人 林宜儒 印花樂共同創辦人 蔡玟卉 多扶接送執行長 許佐夫 ?活動時程: (17:30開始報到) 【微醺聽故事】 18:00~19:00 三位創業家分享失敗經驗。 【眾人皆醉我獨醒】19:00~20:00 講師與創業家對談,並開放觀眾提問。 ?報名連結: https://pse.is/3cqra3 (當日活動結束時將提供西點餐盒)
【活動通知】《手把手帶你進入商標的世界》商標講座,歡迎踴躍報名!

《手把手帶你進入商標的世界》商標講座 即日起開放報名 在侵權、仿冒的世代,商標的註冊是必備的能力,若未註冊商標就先把品牌投入市場,更可能侵害別人的商標權,以實際操作的方式,帶你自助完成商標申請。 ?日期:2021 / 5 / 26 18:00~20:00 ?地點:台灣科技大學 TR-209 ?講師: 德德知通 陳宣瑾 營運長 關於德得知通: 提供申請者一站式的完整智財服務平台,挑戰讓一般商標申請者可以在19分鐘之內即可自助完成一個商標申請。 ?活動時程: 晚上18:00 ~19:00 認識商標的重要性、商標識別、商標檢索查詢 晚上19:00 ~20:00 台灣商標申請流程、提高商標註冊成功率的技巧 ?報名網址: https://pse.is/3fkfa8
【新聞轉知】本中心輔導U-start團隊「張量科技」: 嘉義偏鄉4個21歲年輕人,讓微型衛星減重省電20%,「球型馬達」6月搭SpaceX上太空測試

轉自 今周刊 撰文 / 萬年生 攝影 / 吳東岳 2021-04-07 09:23 前後兩任世界首富:亞馬遜創辦人貝佐斯(Jeff Bezos)和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Elon Musk)都有太空夢,沒想到台灣也有太空領域的新創,靠創新讓微型衛星(Microsatellite,指一百公斤以下的衛星)有望省下約20%的體積重量和耗電量! 這家台灣太空領域的新創是張量科技,研發的「球型馬達」(Spherical Motion)正是讓微型衛星更輕、效率更好的祕密武器。預計6月,張量科技的球型馬達控制系統又將和SpaceX合作夥伴、波蘭衛星商SatRevolution一起搭著SpaceX發射火箭上太空驗證。 由於每發射1公斤的衛星上太空,約須花費300萬元新台幣,如何降低重量、耗電量,讓衛星更有效率完成任務,便成了商機所在。過去1顆衛星,通常要用到3顆以上的單軸馬達,各朝X、Y、Z三個方向旋轉產生機械能;反觀球型馬達只要裝上一顆馬達,一次就能在3軸上任意轉動、控制衛星角度,有助衛星上馬達的體積重量、耗電量,比傳統衛星馬達減重三分之二(編按:整體衛星還有其他零件,因此約減少20%重量和耗電量)。 就讀偏鄉校 高一開始做實驗 「我們也是看到現在衛星裡面,體積小不下來就是那個馬達。」說這話的,是台大電機系輟學的張量科技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顏伯勳,「全球沒人推出這產品,我們算是第一個。」 張量科技鎖定的利基市場商機,吸引群聯電子董事長潘健成、全台最大天使投資社群識富天使會投資。識富天使會聯合創始人黃冠華觀察,張量科技4位創辦人平均年齡不到21歲,是新創公司超年輕、極度聰明腦袋的代表。「還沒有大成績,已經獲得滿大關注。」他透露,美國幾家太空公司想要進一步接洽,「有極大可能性改變產業結構。」 顏伯勳在內的4個年輕人,都來自嘉義偏鄉學校協同中學,在青澀的16歲高一時期,一起參與科學人才培育計畫,在成大電機系實驗室做研究。當時,成大幫太空中心做單軸馬達,4人一同參與該計畫,開始接觸太空用馬達,其後看到車廠一支行駛方向可360度旋轉的球型輪胎概念車動畫影片,給了他們投入球型馬達研發的點子。 球型馬達研發中,最難的是磁場設計和馬達驅動,同時要想辦法讓體積愈來愈小、效率愈來愈好,其中機構、電路、韌體、軟體都居關鍵,4人剛好各司其職。 從2016年、4人高一時開始研究算起,歷經5年多,張量科技的球型馬達產品已進入第8代。(詳細報導請參閱原文) ? 新聞轉自今周刊 : https://pse.is/3ew5gw ? 張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https://tensortech.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