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動態, Page 7

進駐企業/團隊的最新消息

漢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榮獲全球科技創新大獎, 科技部組軍前進 2019 CES,44 支新創隊伍爭取 40 億商機!

漢穎

近幾年科技部推動新創不遺餘力,讓台灣新創團隊有很多機會站上全球舞台,展現深厚的技術研發能量,並有更多機會爭取國際合作與結盟。暨 2018 年科技部帶領 32 支團隊在美國拉斯維加斯消費性電子展(Consumer Electronics Show,CES) 發光發熱,2019 年科技部二度組軍,以「Taiwan Tech Arena」為品牌形象成立臺灣國家館,帶領 44 支團隊前進 CES,預估將能爭取超過新臺幣 40 億的商機。 科技部長陳良基在授旗儀式中,有感而發地指出今年年初科技部第一次帶團參展CES,一開始的想法是要務實,也就是認清台灣的資源限制,以科技創新面向全世界、服務全球,但同時也必須在展會中激發團隊的企圖心,讓團隊及早熟悉國際生態,放眼全球市場。科技部身為產業推動者的角色,在展前特別邀請新創導師輔導團隊,幫助台灣年輕團隊在站上全球最大的消費性電子展前,做好萬全準備;展會中更舉辦 pitch、Taiwan night 等活動,贏取更多曝光機會。 CES 是全球最重要的科技展會之一,新創專區 Eureka Park 從 2012 年成立,幾年下來已成為 CES 一大亮點。陳良基強調新創團隊出去,不僅要獲得國際上的肯定,更要有企圖心,勇敢的把好的想法帶到全世界,把世界的資金帶回來。2018 年參展團隊不負所望,成果豐碩,募資達 30 億美元,遠遠超過當初預估的數字。而參展團隊回國後,許多人也肯定 CES 對他們眼界上的幫助,能在會場上認識很多原本只在廣告上看到的大品牌商,對他們未來的產品設計與發展帶來很大助益 。 CES 2019 Taiwan Tech Arrena 科技新創館的 44 家科技新創廠商,是從全台號召各科技相關的成熟新創進行篩選,以通過美國 CTA 大會及矽谷 SVTA 雙重篩選後的團隊,集中於 IoT、Cyber Security & Software、AI、智慧醫療、穿戴裝置及先進製造等 6 大領域。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參展的隊伍中,有 8 家已獲得 CES 2019 Innovation Award 全球科技創新大獎的肯定,包含創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EleClean)以「e立淨消毒噴霧製造機」的電化學方式,將自來水轉化為消毒水技術,獲得家用電類創新獎(Home Appliance);傑尼斯控股有限公司臺灣分公司開發的「ezOxygen 智能肺活量穿戴裝置」,獲得健身、運動暨生技類創新獎(Fitness, Sports and Biotech);OmniEyes行動影像平台以即時分析並提供各式動態街景資訊的行動通訊、多媒體影像技術及人工智慧前瞻技術研發,獲得智慧城市類創新獎(Smart Cities);漢穎科技(Han-Win Technology)以電池管理系統的專利技術 INNO-SAFETY,獲得智慧能源類創新獎(Smart Energy);禾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Gintel Tech Inc.)、臺灣骨王生技股份有限公司(Taiwan Main Orthopedic Biotechnology)、樂邦安控(Lubn Inc.)與天奕科技(Starwing Technology)則分別以「雲端智慧水產養殖水質有毒濃度監測控制及改善系統」、「智慧安控鑰匙盒」、「智慧骨科手術眼鏡」與「SiPS 公分級室內定位系統」獲獎。 【轉貼自科技新報】https://pse.is/DG5ZY 【漢穎科技官方網站】https://pse.is/CMRY5 【漢穎科技Facebook】https://pse.is/CK54G    

分享本篇文章

【企業動態】本中心培育企業Winnoz-WinGene 基因檢測服務產品發表會

1

歡迎報名參加本中心輔導廠商 「伊勒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舉辦[WinGene 基因檢測服務] 產品發表會! 『美的智慧,從了解自己開始』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基因密碼DNA,因著基因的不同,我們所適合的飲食、保養品、運動方式等都會有所不同。 Winnoz 推出 WinGene美力全方位 基因檢測服務 透過基因檢測為您解碼DNA 發掘您的美麗秘密 一次告訴您所有優劣勢 為您❣️一對一❣️量身打造❣️ 個人專屬 [美顏美體攻略] 讓您不須再耗費許多時間 卻沒有成效 您所不知道的, WinGene告訴您   趕快報名參加 12/21(五) WinGene產品發表會 有機會免費獲得 價值超過新台幣30,000元的 美力全方位基因檢測服務!  https://goo.gl/forms/HeUSSYN9TiBYr15D3   – 您的獨一無二 值得一生一次 – WinGene幫助您 美得有靈魂 x 美得有個性 x 美得獨一無二 讓我們一起,活得更漂亮 【伊勒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https://pse.is/CXPEB

分享本篇文章

全血檢測裝置降成本 伊勒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18破殼而出 新創企業獎!

破殼 伊勒伯

(中央社記者許秩維台北28日電) 台科大育成中心輔導的伊勒伯科技公司,開發全血檢測裝置,從採血到檢驗結果出爐只需1小時,快速且降低檢驗成本,獲經濟部的「破殼而出企業」獎。 台灣科技大學今天發布新聞訊息表示,育成中心輔導的伊勒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開發全球首台全血檢測裝置,另一家台科三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則打造行動光固化3D列印機,兩家輔導企業都獲得107年經濟部的破殼而出企業獎,台科大育成中心也獲經濟部績優育成中心獎肯定。 伊勒伯科技的創辦人熊樂昌曾在以色列台拉維夫大學擔任博士後研究員,研究癌症相關檢測技術。為了讓經濟弱勢族群也能負擔癌症、慢性病、遺傳性疾病等檢測費用,熊樂昌耗費4年,開發出全球唯一可用全血檢測的醫療裝置,從採血到檢驗結果出爐只需1小時,快速且降低檢驗成本。 熊樂昌表示,目前健康檢測成本對經濟弱勢的人來說還是太高,許多人因為沒有定期健康檢查,錯失及早預防與治療疾病的機會,他希望透過新型設備儀器,幫助弱勢族群了解自身健康風險,提早預防疾病發生,血液檢測裝置現階段以診所、照顧中心為合作對象,預計在今年底正式上市。 【節錄自中央通訊社報導】https://pse.is/CW5VV 【2018創育專刊 伊勒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https://pse.is/CTWY4

分享本篇文章

讓「手機螢幕光」也能3D列印!台科三維榮獲2018破殼而出新創企業獎!

破殼 T3D

傳統3D列印機要連接電腦使用,而台灣科技大學育成中心進駐企業「台科三維」研發手機光固化3D列印機,搭配APP使用,只需利用手機或平板螢幕可見光,就能讓原料固化進行列印,成品細緻且不需要昂貴的光學設備。台科三維獲得107年經濟部破殼而出企業大獎,台科大育成中心也獲得績優育成中心獎項肯定。 台科三維執行長黃明正表示,光固化3D列印機做出來的成品表面解析度高,但是價格非常昂貴,為了降低使用者列印的成本,團隊耗費5年,研發特殊的可見光光敏樹脂原料,成功讓機器藉著手機螢幕光就將原料固化,取代過去的UV光或雷射,大幅降低成本,是一大技術突破。除了申請到專利,創新的3D列印機也吸引國際注目,甚至在國際募資平台Kickstarter募集到16萬美元資金,目前已售出近900台機器。 黃明正指出,公司的研發人員全是來自台科大機械系、材料系等系所的學生,技術能力佳也有許多創新想法。團隊已開始研發新型的掃描3D列印複合機,將手機的相機鏡頭做為掃描機使用,拍攝物體360張各角度的照片後自動建模,未來就算是不會建模的一般使用者,也能輕鬆做出理想的3D列印作品,讓3D列印技術更加普及化。 【節錄自ETtoday車雲 生活中新報導】https://speed.ettoday.net/news/1317680 【2018創育專刊 台科三維】https://pse.is/CWBVE

分享本篇文章

【新聞轉知】狅賀本中心培育企業亞電寶 Power2Go 共享服務

2017年11月,於上海完成3億元人民幣A輪融資的「伏特+」創辦人丁明磊與林軒銘攜手,以行動電源硬體供應商的角色,攜手投入台灣市場。2018年7月,由於「伏特+」硬體團隊與Power2GO創辦人林軒銘正式在台投入,根據不同場景需求對產品進行拆裝、組合,改良並減少資源浪費的反覆測試,設計對通路精緻化的運作方式。 而「伏特+」在大陸市場上市不到一年,就已擄獲了30餘萬用戶,月營收為200餘萬元人民幣,現已盈虧平衡。「伏特+」創辦人丁明磊表示:「場景化運營的商業模式和目前良好的運營資訊統計,讓我們對於台灣的市場懷抱極大的信心,對於有行動電源需求的使用者來說,能夠及時解決問題是首要關鍵,以Power2Go所推出的租借金額規劃,也絕對能打動消費者廣泛的使用」。 Power2GO創辦人林軒銘在HTC服務長達13年,主要負責系統軟體整合測試,並擁有完整的手機製造與產出經驗,知道消費者對於手機電力的高低會影響心情,在2017年底,林軒銘決定成立Powe2GO針對共享行動電源的App租借系統開發,實名認證機制、金流整合等進行創業。解決民眾出門在外手機沒電,或找不到地方充電及沒帶線的問題,讓人們不用再焦慮。Power2Go共享行動電源租借站,為來也將透過斬新的供應模式為用戶提供優質的解決方案。 台灣第一家共享行動電源Power2GO台北市內湖科學園區及信義區、宜蘭各大景點及全家便利商店、Ez5 live house、各大影城等設置Power2Go租借站。消費者只要記得帶充電線,就可以到這些地點取得行動電源租借站,不用在定點等待,方便使用者移動,並且行動電源歸還便利。 轉貼來自 digitimes網站 – https://pse.is/AKVR8

分享本篇文章

狅賀本中心漢穎科技資深團隊成功扭轉產業困境

??狅賀本中心 漢穎科技 資深團隊成功扭轉產業困境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中小企業創新育成中心破殼而出企業」 鋰電池各式應用產品的蓬勃發展! 尤其是高電壓及大電流需要的~ ?電動自行車、機車、汽車和儲能系統。 但其潛在的高風險, ?卻造成安全意外的頻繁發生!  在這樣背景下, 由台科大創新育成中心輔導的 #漢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高安全的電池管理系統! 其產品IINNO-SafetyTM , ?已經榮獲美、德、日、中、台等多國11項專利 使得搭載漢穎科技BMS的電池產品, ?有更安全的性能、更長的使用壽命, 進而提供客戶可靠以及安全的使用體驗。 #漢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BMS小字典 BMS為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的簡稱,中文翻譯為電池管理系統 影片:https://yt1.pics.ee/AG8NG 轉貼來自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網站 – https://pse.is/AGYF3

分享本篇文章

狅賀本中心進駐企業「伊勒伯」、「台科三維」榮獲107年度「破殼而出企業!!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為拔擢潛力優質企業並顯揚培育推手,已持續多年遴選「破殼而出企業」。本獎項自6月公開徵件,今年度獎項共分為「創新企業獎」及「新創企業獎」;創育機構培育企業報名踴躍,在激烈競爭下,共遴選出5家「創新企業獎」及11家「新創企業獎」。     未來將搭配於相關刊物進行企業優良事蹟深度報導,並規劃舉辦頒獎典禮公開表揚,以增加獲獎企業曝光,彰顯創育機構暨優質企業之能量。107年度得獎名單如下,再次感謝所有參與之企業與創育機構,希望我們一起再接再厲,未來再創佳績! 【得獎企業及其輔導創育機構】(依筆劃順序排列) 一、創新企業獎:   破殼而出企業 創育機構 1 七里坡紅藜養生料理 國立臺東大學創新育成中心 2 大中華生技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屏東縣在地產業創生機構聯盟-美和科技大學 3 西螺大同醬油股份有限公司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4 銓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原大學創新育成中心 5 錫安生技股份有限公司 國立陽明大學育成中心 二、新創企業獎:   破殼而出企業 創育機構 1 大數軟體有限公司 財團法人時代基金會 2 台科三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創新育成中心 3 伊勒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創新育成中心 4 村露國際有限公司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產學與智財育成營運中心 5 良路設計有限公司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產學與智財育成營運中心 6 動心醫電股份有限公司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7 莫仔有限公司 財團法人鞋類暨運動休閒科技研發中心 8 普瑞博生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原大學創新育成中心 9 愛綠淨生技股份有限公司 逢甲大學育成與技術授權中心 10 詮釋天然生技股份有限公司 高雄醫學大學創新育成中心 11 潮語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南港軟體育成中心 狅賀? #台科三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http://myt3d.com/index_T.html #伊勒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http://www.winnoz.com/ ※主辦單位保有最後修改之權利 轉貼來自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網站 – https://pse.is/9U3ZT

分享本篇文章

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為您創造市場新機會

KEYPO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中小企業創新育成中心破殼而出企業」 若是各位大大有當偵探追根究柢的精神? ?想了解一事件的始末, 由台科大育成中心輔導的大數據股份有限公司開發的~ KEYPO輿情系統可以為您解惑! ?透過討論總聲量、風向與好感度, 可以了解各種事件發生起源, 進而深入瞭解消費者的反應與現況喔! 影片觀賞 : https://yt1.pics.ee/A5NXP 轉貼來自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 FB粉絲專頁 – https://pse.is/A52EE

分享本篇文章

賀!大數據KEYPO榮獲2018金漾獎智慧應用首獎

a14a00_p_08_02

      今年智慧應用首獎由大數據股份有限公司贏得,他們開發出深度學習的語義分析APP「KEYPO」,可即時偵測政論節目上討論內容,並在15分鐘內傳訊息給委託客戶。大數據股份有限公司營運長林慧珍說明,他們的應用服務受許多政府部門、機關團體的使用,2015年成立至今營收不斷成長,還不曾賠錢過。       大數據公司最初是台科大育成中心孕育出來,在Google深度學習的模型基礎下,開發出大數據的語義分析。與Google和FB在大數據上之差異,林慧珍說,Google和FB只撈他自己的,而且它們都沒有針對「人」在社群上留言講些什麼,而大數據的系統是海撈,不論是新聞、論壇或是社群軟體上之討論內容,大數據善長的語義分析,是針對人的留言去分析,這個留言的人關注是什麼,關鍵領袖是誰,都是大數據收集的資料,因此,大數據一年的資料量就超過3.5億以上,它猶如網路輿情的大數據系統。 【新聞連結】http://chinatim.es/98C5J

分享本篇文章